一、什么是濕熱試驗
濕熱試驗是一種人工模擬自然環(huán)境濕熱條件的加速試驗方法,濕熱試驗技術主要用在:
1、 探索潮濕環(huán)境對產品的影響(開發(fā),設計階段的研究性試驗);
2、 鑒定產品的防潮性能(研制、生產階段的質量檢查或型式試驗);
3、 評價產品在潮濕環(huán)境下使用的安全可靠性(安全或可靠性試驗),試驗后判定質量的主要指標一般是檢查產品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,也可以檢查某些樣品的腐蝕情況。
根據GJB 150.9A-2009《裝備實驗室環(huán)境試驗方法 第9部分:濕熱試驗》的附錄,與濕熱相關的物理現象包括凝露、吸附、吸收、擴散及呼吸五個方面。
1、凝露:指水蒸氣在溫度低于周圍空氣露點表面凝結的現象,凝露會使水蒸氣轉變成液態(tài)水,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決定著露點的高低。露點,濕度和水蒸氣壓力相互關聯(lián),放置在試驗箱內的樣品,當其表面溫度低于試驗箱內空氣露點時,就會產生凝露,為了防止凝露的產生,試件應先預熱。
2、吸附:指水分子在溫度比露點高的表面粘附的現象,吸附在試件表面的水分子的量,取決于材料的類型、表面結構和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壓力。
3、吸收:指水分子在材料內部的積聚,吸收水汽的量部分取決于周圍空氣中水的含量,并且會一直持續(xù)到平衡為止,水分子滲透的速度隨溫度的上升而提高。
4、擴散:指局部壓力不同而造成的水分子在材料中的移動,電子產品中常遇到的擴散現象的例子:水氣通過電容器或半導體上的有機覆蓋層,或通過密封膩子滲透到電子產品內部。
5、呼吸:指由于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試件空腔內外空氣交換的現象,呼吸作用通常會使試件空腔內產生凝露現象。
二、交變濕熱原理
交變濕熱則是在高濕條件下,利用溫度循環(huán)引起的凝露和干燥的交替過程,使進入樣品內部的水汽產生呼吸作用,從而使腐蝕過程加速。
三、濕熱試驗的失效機理
1、表面效應
a.金屬氧化/電化學腐蝕;
b.加速化學反應;
c.有機和無機表面覆蓋層的化學或電化學破壞;
d.表面水氣和外來附著物相互作用產生的腐蝕層;
e.摩擦系數的改變導致粘結或粘附。
2、材料性質的改變
a.因吸收效用產生的材料膨脹;
b.其他性質變化,如物理強度降低,電氣絕緣和隔熱特性的改變,復合材料的分層,塑性或彈性的改變,吸濕材料性能降低等。
3、凝露和游離水產生的影響
a.電氣短路;
b.光學表面模糊;
c.熱傳導特性變化。
四、交變濕熱測試方法
1) 將試驗箱調整到30℃、95%RH。
2) 2h內升到60℃、95%RH。
3) 在60℃、95%RH條件下保持6h。
4) 8h內降到30℃、95%RH。
5) 在30℃、95%RH條件下保持8h。步驟2)至5)為一個循環(huán),每個循環(huán)周期為24h,共進行10個循環(huán)。試驗開始前,對受試樣品進行初始檢測,初始檢測結束后,受試樣品斷電。在第5和第10個循環(huán)接近結束時進行中間檢測。試驗結束并恢復到正常大氣條件后進行最終檢測。
我們秉承科學嚴謹的工作態(tài)度,以客戶為中心,高效統(tǒng)籌安排測試計劃,竭力縮短測試時間的周期,為客戶提供快捷、公正的第三方咨詢檢測等服務。服務區(qū)域遍布廣東廣州、深圳、東莞、佛山、中山、珠海、清遠、惠州、茂名、揭陽、梅州、江門、肇慶、汕頭、潮州、河源、韶關及全國各地如您有相關產品需要咨詢,歡迎您直接來電咨詢我司工作人員,獲得詳細的費用報價與周期方案等信息,深圳訊科期待您的光臨!